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民生新闻报道 写作心得分享

民生新闻报道 写作心得分享

2020年05月08日 21:20:50 来源:北斗观察网 访问量:413 作者:侯双
民生新闻报道 写作心得分享

针对新闻观察员常做的几种报道:突发事件类、人物类报道、奇闻轶事类调查、案件类报道等。谈采访的小技巧和写作心得。

采访
1、采访之前的案头功夫
首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能打一个电话就把题儿问明白的记者并不多。把你好奇的、对方含含糊糊的细节都问清楚。
必须要厚脸皮,不厌其烦的打电话给关键人。
劝说接受采访的技巧,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比如你后续会遇到的种种困境,有媒体在会更好。或者这件事会有更多像你一样的受害者。
2、新闻无学,但记者应是杂家。
不懂就会被糊弄,稳不住。不论做哪一类选题,都要使自己在那一天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记者的无知会带来哪些弊端?讲一个真实事例。记者联系武汉前方医生。别让采访对象觉得是对牛弹琴,影响谈性。
但有时候懂也要装不懂,才能让采访对象,跟你说的更多。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让采访对象觉得你无知。为什么要让采访对象说得深入浅出呢?因为电视机前的老百姓没做你那些案头工作,她需要一下就能听懂这人在说啥。
3、选取采访对象
柴静《看见》:关心新闻中的人,“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所有的媒体都聚焦成功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看看失败者?只要能打动人就行了。
4、采访时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首先,是新闻的真实性,这是生命!多方核实很重要,如果官媒发出假新闻,那说是奇耻大辱也不为过。怎么核实呢?多走访,听听其他人怎么说,不愿意接受采访也没关系,我就问问你是不是亲眼所见,有没有现场视频、监控等佐证。这里的现场视频不要转发的,要看自己手机里录的原版。另外,可以向官方机构核实,比如派出所、辖区街道办等等有关部门。听听他们咋说的,如果他们说也得知这件事了,还在调查中。那就给了我们一个回旋的余地,哪怕这事最后证实是假的,咱还可以做一条辟谣。做新闻就是要灵活,真的假的都可以是新闻。
第二,报道要客观公正,记者要站在中立的角度。不能带着一方去找另一方,更苛刻点说,连任何一方的水都别喝。八路军的原则,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采访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你,我不认识他,我也不是他亲戚朋友,你有啥话都可以尽管说,我们想听听你对这事是咋说的。
能不能采访准确,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或者能不能有乐趣这么简单,这事关人的性命。
第三,采同期。要和采访对象坐炕头唠家常,要放松,不要一板一眼。照稿念更是不可取,尤其是案件类报道,让公安局自己拍视频的那种一定叮嘱好,把他们那个通稿,用老百姓的语言方式说出来。照稿念那眼神儿太明显了。
杨澜《一问一世界》中说有一位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从业60年。早年她训练采访基本功的方法就是搬把椅子坐在超市门口,随机采访每个进门的人:你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职业?买啥东西?干啥用?最擅长的事?最烦恼的事?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面对谁,都能有话题。
有时在访谈中难免会问及令对方尴尬的问题,这时诚意很重要。要让对方知道你并非刻意为难,而是关心事实真相,关心如何解决问题。
访谈是交浅而言深,一个从未见面的人坐在你面前,短短几分钟十几分钟时间,你希望挖掘出更深的东西,人家凭什么告诉你呢?这就好像你进入一个丛林,只有大概的方向,并不知道会遇到河流还是山谷。如果一直保有好奇心,访谈就会变成有趣的旅行。这就是采访的魅力。
第四、随机应变、好奇心旺盛
报道新闻点全靠现场挖掘,但凡有一点记者问不清楚,后期无法补救。
不能想当然,觉得你懂,观众未必看过,你叫她大娘,不一定是电视机前观众的大娘。你觉得她对了,也许她不对。
准确是记者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等到采访完成要把稿子片子呈现出来的时候,你又要把感动传递出来,达到观众的共情。
第五、观察员采访常见问题
观察员把该采访对象说的话,都说了。采访对象只能说,对、嗯、是。这就是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区别。

写作
新闻的六要素,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编后)。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1、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但这个故事一定不要从过去说起。
事实要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新闻姓“新”。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观众提供信息。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2、人物特写:年轻的记者会在文章中引用许多原话,大多是用来充当补白(画外)。但是等成熟以后做真正意义上的报道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真正精彩的引语才有用。否则的话,通常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表达。
我们把“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才能讲好故事。
3、新闻点的选取是新闻的闪光点
一篇稿子切入点如何,直接决定稿子质量。决定了主编能否选你的片子播发。决定了观众是不是能看得进去,有没有兴趣看下去。
以小见大选取切入点。小事一定要具有典型性才能以小见大。不能是特列,要具有普遍意义。
2)从发展变化中选取切入点。时刻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能使报道不断出新。每个印象深刻的采访对象我都留着联系方式,有些是微信,随时能看到他们的近况以及当时那件事给她带来的影响。我们还做过年终盘点,都是从这类角度入手。
3)从“关联度”中选取切入点。跟时下的热点事件、关注度高的政策等结合起来,类似于为事件找新闻背景,提升报道关注度。就像我们在报道中时常引用谁谁在某次会议中强调了什么什么发展方向等等。
4)从事件的特殊性中选取切入点。这是最常见的,实践证明,比较是识别客观事物、选择新闻切入点行之有效的办法。
5)从事物的侧面选取切入点。千篇一律地从正面报道事物、人物,内容庞杂文章呆板。
6)带着问题找切入点。
4、导语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常用的是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挑最能激发人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导语不要把故事说透,导语都讲完了,还看啥片子呀。
[例1]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其中还有一名曾经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
[例2] 20年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和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
我们发现,例2一下子就点出了“WHO”这个因素,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的注意,而在这里人物的特殊性正是整个消息最具新闻价值的地方。
5、稿件结构:
现场优先:通常我们把最具有吸引力的现场放在最开头。有了视觉冲击力,然后再讲故事,在讲到这段的时候还可以反复用现场。特技、音效等编辑手法能更好的凸显核心现场。
叙事顺序:时间顺序式比较简单,“倒金字塔” 结构更有悬念。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不管是什么顺序,首先要把故事说清楚,细节讲清楚。感情升华之类的,放在编后去说。它不是主体,主体是新闻事件的构成要素。
稿件内容结构要层层递进:你的导语就是一个悬念,正文每二三十秒就设一个悬念,多用疑问、设问、反问句。抽丝剥茧,一步步揭开真相。最后一定要把你提的问题都给出答案,不要话说一半。

五有:
1、必须有记者的出镜报道
2、必须有突出主题的现场
3、必须有精心设计的画面
4、核心现场必须解读清楚
5、画面配音必须关联明确
五没有:
1、和环境不符出镜画面不能有
2、小广告等脏乱差画面不能有
3、清晰度不达标的画面不能有
4、隐私泄露等违法画面不能有
5、宗教血腥暴力的画面不能有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