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北斗观察网 | 周 波:忆 过 年

北斗观察网 | 周 波:忆 过 年

2023年01月25日 06:09:38 来源:老记说事 访问量:892 作者:周 波
  尽管疫情笼罩,但阻挡不了人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心气。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邀请一些媒体人、文化人共话“过年“的话题,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国传统佳节——春节的文化魅力。


忆 过 年

周  波

题记:

时近年关,编辑老师约稿,命题作文“说过年”。酝酿数日,思及往事,有些个人感想、经历略记几笔,以飨读者。


  倏忽间,我已经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30多年了,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大学第一年放寒假、回老家过年的一个场景。

  1990年代初,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结束,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长达半年的时间。绿皮火车从永定门火车站出发、晃悠4个多小时,才到达家乡的老火车站。走出车站,正在寻找公交站牌的我,突然听到了路边两位老者的对话,对话内容再寻常不过,只是那几句暌违半载的乡音,却让旁边这个18岁少年游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但脸上,还挂着掩饰不住的、发自心底的笑意。从那一刻起,家、家乡--过年回家,就成为了贯穿几十年的、一种近乎信仰的执念和仪式,就像一只飘荡的风筝的线,始终有来处,有归途。

  参加工作以后,成家、立业,慢慢的、大概是从婚后第三、四年起,回家过年之于我,却开始变成了一种负担,因为--要不要孩子的问题。大概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我一直对要孩子抱有抵触心理,总觉得生儿育女兹事体大,常有惶惑不能胜任之感。于是乎,每至过年,家庭聚会的一个保留项目就是--父母、岳父母、四个老人围坐一圈--给我“开会”,力图使我端正认识、洗心革面、回头是岸。于是乎,我开始视过年为畏途,每每如坐针毡、心生绝望之感。

  改变是在婚后第十个年头到来的,当然是因为女儿的出生。手机里的视频清楚地记录着,在女儿两岁多的那个除夕夜,她蹒跚着、挨个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跪地、磕头、拜年的场景,还有当她口齿不清地说着“过年好”、“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时候,老人们脸上如花绽放的皱纹。

  在陪伴女儿长大的这些时光里,我好像也再一次经历了成长:一方面,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深切体会到了父母亲多年来为我的付出和辛劳;另一方面,在对女儿的教育过程中,也思考了更多关于家庭、亲情、爱与关怀的做法与意义。

  所以,从升格为爷爷的那一年起,每年的除夕,过了12点,父亲都会再摆上些下酒菜、一盘饺子、两盅酒,父子二人对坐夜话,说说这一年的国家形势、单位人事、家长里短,既是父子,又像一对已相处多年的好友,共同迎接新一年春天的到来。

  人生忽忽已近半百,许多过年的具体影像已渐模糊,但总还是会有许多瞬间,留存在记忆的底片上:

 ——鞭炮的硝烟味,

 ——母亲蒸的肉包子、馒头出笼时的那袅袅热气,

 ——在地坛庙会拥挤的人流中嘿喽着闺女,她手里举着五彩的风车和大羊肉串,

 ——新年许下的各种愿望······

  有人说,怀念,只不过是一种对过往岁月里曾经的那些美好,不甘心失去的、徒然的心理挣扎过程罢了;

  有人说,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留在我们心中;

  也有人说,要用旧的温暖,过新的日子;

  我要说,生而为人,就是为了这无数个美好的瞬间而活着!


(作者为北京广播电视台《最北京》节目制片人)


周波,北京广播电视台《最北京》节目制片人。

相关阅读:
北斗观察网 | 贾 旭:记忆中的糊顶棚过年
北斗观察网 | 吴夏炎:共“圆”一个“年”
北斗观察网 | 李安心:过年,思乡情深意浓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