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海钩沉 > 踏访哈铁文化宫

踏访哈铁文化宫

2014年09月04日 00:00:00 访问量:842

 

                                    哈铁文化宫

        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大家都知道,咱们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这一美誉的由来自然由多元文化汇合造就而成,但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建筑。中东铁路修筑之时哈尔 滨涌进大量的外国侨民,那个时期的建筑荟萃了包括巴洛克、拜占庭、古典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欧洲近代各个流派的建筑艺术形式,使哈尔滨成了一座建 筑艺术博物馆。

        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84号的哈尔滨铁路文化宫就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老房子”,这是一幢经典的折中主义建筑。

        我每次踏进这幢漂亮的欧式楼房时,都能感受到它强烈的视觉冲击。那具有匠心的设计,还有墙体的处理,无不蕴涵着艺术造诣。

        这座老房子的设计者康斯坦丁·郝利桑弗维奇·邓尼索夫是一位造诣非常深的艺术家,他毕业于圣彼得堡美术学院的建筑美术班,来到哈尔滨后,醉心于建筑外墙与室内装修,他主持的工程深受各界好评,据说,哈铁文化宫就是他按照莫斯科大剧院的风格建造的。

        作为一座老房子,哈铁文化宫的建筑风格可圈可点。它不受固有的建筑风格限制,而把古希腊建筑的优美典雅、古罗马建筑的雄伟壮丽与超凡脱俗融为一体, 使其呈现出了精美绝伦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物除了有剧场、舞厅、台球厅和餐饮设施外,后院还有木制的凉亭和一个半球形的露天剧场,绿化带和休闲长 椅一直绵延到现省文联(当时是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大院外。人们常在茶余饭后,三五成群来这里消暑乘凉,享受着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抚慰。可惜在文革期间半球 剧场被毁,绿化带和休闲区亦被占用做了体育场。

 

        走进哈铁文化宫,用气派与雅致来形容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厅内各种浮雕构思精美,花纹图案古朴典雅,天棚悬挂着大小七个欧式古典风格的吊灯,显露出 它娇艳华丽的姿容。大厅里还精心保存的各种油画和塑像,成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其中有列宾的《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据说是列宾的学生按原作临摹的,见 证了这座建筑物的岁月沧桑。

       老房子里的谋杀案

        与这座老房子身世相连的是在这座老房子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件震惊新闻界的谋杀案件。

        日俄战争突然爆发,对中东铁路产生巨大的影响。那年的12月,俱乐部被军队征用,这座漂亮的建筑物也被践踏得一塌糊涂。直到次年9月,战局稍有缓 和,铁路俱乐部重新开放,开始正常经营。虽然日本人后来占领了哈尔滨,而且中东铁路被日本人霸占了,那时依然可以看见人高马大、肤色白皙的俄罗斯人。他们 或许是铁路员工,或许是战乱避难者,或许是怀揣陶金梦的人。一到礼拜六的夜晚,很多人都会来到这座富丽堂皇的俱乐部,在舞厅消遣,在夜总会里寻找快乐,忘 却思乡之苦。

        屋内辛辣的烟气呛人,几个高大的俄罗斯人诉说着一大堆当地人很难听懂的话。他们或许为一项雄心勃勃的投资项目进行磋商,或许为旅途中的见闻而交换看法。总 之,这是俄罗斯人活动的场合,是他们社交的最好去处。舞厅里,小号手吹奏起激昂人心的旋律,鼓点疯狂。霓虹灯光斑摇来摇去,照在一对对的舞伴脸上,他们很 投入地跳着交谊舞,无非是为了排泄其内心的苦闷与失掉家园的凄凉。在日伪时期,这里人的面孔发生变化,穿着日伪制服的人多起来,而那些靠自由职业维持生计 的俄罗斯人日渐锐减。因为国内战争而滞留哈尔滨的白俄,更是处于一种尴尬地步。他们从籍贯上不属于苏联人,而沙皇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他们属于无国籍的流亡 者,在日伪统治的东北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只有此时,他们才体味到,有祖国的侨民,才会有尊严地活在异国他乡。在歌舞粉饰的战争年代,到处潜伏着阴谋与仇 杀。

        来自圣彼得堡的爱娃,一位面容白皙且又风情万种的斯拉夫女人,她父亲曾经在中东铁路担任过小职员,后来这条贯穿东北亚的大铁路被日伪当局接收,父女 俩随即失业。爱娃肩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曾为一位富有的小姐教授钢琴,后来由于一些原因被解雇后,她当上伴舞女郎,陪伴客人跳舞,靠微薄的小费生活。

        爱娃陪舞客人很多,形形色色,甚至也有地痞与无赖。一天,她陪着一个叫细川的日本人跳了几场舞后,他豪爽地送给她十块钱,爱娃几乎感动得快要哭了。 几天后,细川又找她跳舞,而且他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钱。那天,他们跳了几圈舞后,相偎进了咖啡厅,这是一间装饰十分讲究的大厅。细川煽动爱娃替日本关东军服 务,并且提出优厚条件,被爱娃拒绝。细川又提出让她以走亲的理由,回西伯利亚去刺探苏俄边境的军事部署并承诺,回来给她一大笔经费。爱娃坚决拒绝了细川的 提议。这令细川新生憎恶,为了防止阴谋暴露,这年冬天,细川借着一次酒会,灌醉了爱娃,把她塞进麻袋里,投进松花江的青沟中,成为了当时震惊哈尔滨的一桩 著名谋杀案。

        老房子前的思索

        有人说,优美的建筑物就像凝固的音乐,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哈铁文化宫经历了中东铁路、伪满铁路、人民铁路的三个历史时期,几经变革,饱经风霜,有了 新的历史定位。过去的花园,现在已经变成了滑冰场、网球场、篮球场。1982年,在原文化宫剧场的基础上辟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新剧场,原有的老剧场已 改为舞厅了。

        这座大楼经历近百年风雨,曾经墙皮剥蚀,老态龙钟,在有关部门全力抢修下,浴火重生,现在以其崭新而又凝重的面貌,让人们近距离看到她典雅、高贵的尊容。

        据说,哈尔滨铁路局决定把文化宫的老剧场辟建为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约5000平方米,按布展内容分为主展厅、副展厅、特色展厅、多功能文化活动展厅、“火车头”文化广场和图书史料馆六大版块。

        届时,人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号”机车、“朱德号”机车等历史珍品,感受时代的变化。我想,这不啻是一个好主意,不仅更好地保护了老建筑,展示出哈尔滨百年铁路发展史,也让人们体会到老建筑与这座城市的血脉关联。老房子部分建筑外部装饰。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