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记”字当头,你记住了吗?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记”字当头,你记住了吗?

2025年01月18日 04:35:09 来源:国昌走笔 访问量:265 作者:刘国昌
“记”字当头,你记住了吗?

刘国昌

原标题:当记者要“记”字当头

【本文提要】:

文章强调了记录的重要性,指出:记者要“记”字当头,是一个职业要求,也是一种恒心和毅力的表现。将之做好需要有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指引。  

文章就如何做好记录工作介绍道:首先要学会“速记”。第二是重点内容要“记全记准”。第三是自己设置一些“符号”。


记者,顾名思义,乃记录的行者之谓。


因此,当记者要“记”字当头,是题中应有之意。


然时下有些记者“记”的功能似乎减退了:他们依赖别人送的材料,或者从网上复制+粘贴......总之,在现场“记”的情形少见了。难怪有的受访者疑惑:“这是记者吗?我说了好多,他怎么不记啊?”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就此议论一番。


一、“记”是记者的基本职能,也是好传统。


记录是记者的基本职能,也是一个好传统,不少老记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老师。


南振中当记者20多年,采访、学习笔记记了2000多本。不论是采访还是开会,都是手不停记。上自中央的重要会议,下至普通的座谈会、新闻发布会,他都以飞快的速度一记到底。直到走上了新华社总编辑的岗位,还是一如既往。


像南振中这样的记者,在我国媒体界有不少:这样勤于记录。在他们看来,不亲手作记录就等于没当记者,记录是记者的天职和本能。只有把记录这一关过了,才有可能走向成熟的记者之路。


二、如何把“记”做到位?


也许有些人觉得,不就是记录吗?到时拿笔记一下就行了。其实,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谭文瑞曾说,记者采访时作记录是一项严肃、也很讲究的工作。它不仅要记录受访者所谈的内容,还要记录受访者的表情、神态以及他对某些重点问题的强调。把这些如实记录下来,对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


那么,如何把“记”做到位呢?


首先要学会“速记”。


“速记”是一项专门的技术,有些办公室专设了“速记员”一职。记者当然不是这种“速记员”,但速记的技术技巧要努力学会。


搞好速记最基本的是“手脑并用”,特别要注意随问、随听、随记。搞记录一是快,二是准。最忌讳“走神儿”“心不在焉”,其结果往往是丢三落四、材料不完整。


第二是重点内容要“记全记准”。


笔者曾看过人民日报资深记者郭龙春的采访本。每次采访他不仅把时间、地点、受访者情况等写得清清楚楚;同时还重点记下了所谈的问题,内容。


郭老师说,采访的重点内容一定要“记全记准”,这是写好稿子的重要保障。“全”,要做到一字不漏;“准”,要做到字字珠玑。在这两点上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


第三是自己设置一些“符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记者为了把记录工作搞好,还特制了一些只有他们自己看得懂的符号。有位资深记者说,采访时间紧,有时受访者语速很快,如果记不下来很遗憾,于是我自己设计了一些符号,遇到相应的话题就以符号记之,采访后再进行整理。多少年了,我用的这个办法效果不错。


三、“记”后的工作


记录不是“一记了之”。记录之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理记录。


采访时记录毕竟匆忙,有的记的也比较凌乱;还有的记者采访时使用录音机录音。在这些情况下,记者在采访结束后首先就要做的就是记录整理工作。


整理时有的记者做的很细,用另外一个本子把重要的记录书写一遍,一段一段的条分缕析。这样写起稿子来就很方便。


2. 分析记录。


整理之后还要对记录进行一番分析。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重要。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A\发现、核对一些不准确、不确切的说法。


如有的受访者说“好像是这样.......”“大概在去年的时候......”等说法,对此都进行仔细核对。


B\人名、地名、单位名称等确保无误。


如有的人名是“同音不同字”,孙越崎(误写:孙越琦)、时传祥(误写:石传祥)等,容易写错。因此必须当场仔细核实。


C\纠正一些前后矛盾的说法。


如有的受访者介绍一些情况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说法,对此要仔细“挑出来”进行核对后再写稿子。 

 

“记”后的工作十分重要,务必要认真做好。



小结语:

记者要“记”字当头,是一个职业要求,也是一种恒心和毅力的表现。将之做好需要有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指引。这种使命感不仅表现在记录,而且表现在随时随地对各种知识、资料的积累。这一点媒体人应当牢牢记住,并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原文 华文融媒云  2024年04月19日 刊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