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征文(60)
未完成的花期(上)
——我的育英故事
1994届初中 赵英任
高中生活对于学子来说,是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阶段,没有一个学子在这三年是绝对完美的,即使想达到相对的完美,也必须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能平稳的度过,以至顺利成长。就如同一朵花,假设她的花期是三年才能完美开放,这三年,种子、水、护理、阳光、风雨虫害…… 哪一样出现遗憾,都能影响到鲜花的完美。当我们在欣赏花时,艳丽愉悦了心情,芬芳悄悄漫过心岸,谁会去专门寻找花的缺陷呢?
从我的一个学生说起吧。
从高一入学开始,学生N就展现出自身明显的特点。首先,他的纪律意识的成熟度还需要沉淀。高三时候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深刻。一次是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N当天来的比较早,就不假思索地打开了班里的大屏看动画片,年级组长对其进行提醒的时候,他以“不会关视频”这个实在说不过去的理由,对年级组长的要求不予执行。还有一次,是在高三的一次考试结束后,N独自在班里自习,在全体学生都走后他才想起晚上还有事情,可学校的大门已经关闭。本来,按照正常程序他可以找相关老师协助进行解决,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己从学校后门翻墙而出。这期间他还同时将自己的自行车也一起搬了出去。此举对学校整体制度要求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其次,N在和成年人的交流上也有异于其他同学。他在与老师沟通表达想法时,会出现思路与语言的衔接卡顿,无法理解老师的正确指导。这导致了N与老师的交流节奏存在错位,致使他把宝贵的学习资源未能充分转化为成长养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选择了纯文科方向的科目。在观点表达上,他呈现的方式与考试体系的规范要求存在相当大差异。有的时候一道答题他会将答案按照六字一句的格式进行书写,甚至有的时候他在作文里的观点也是超出常规视角。
以上问题,如果从典型意义上的另类学生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N学生却并不是这样。比如对手机的痴迷,这几乎是学生的通病。但他几乎不怎么用手机,甚至假期的时候,N自己的休闲活动之一是一个人骑车到处遛弯,不带手机,自己想去哪里去哪里,完全放飞自我。
我认为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此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家长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教育,导致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和集体。为此,我对N学生进行了如下的教育。
一是我鼓励他多参与班里的活动。
班级活动是学生们在校园内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这里我要感谢语文老师组织的辩论赛活动,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和时事的信息。在实践活动中,N学生是男生辩论队的主力选手。在规则和题目要求下,他的一些观点很有启发性,同时由于他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也使得他的观点总能够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这些活动,他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能够更好的融入班集体。
来源:北京市第25中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