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北斗观察网 || 2025年征文(57)| 当蔡伦遇上电子书(下)

北斗观察网 || 2025年征文(57)| 当蔡伦遇上电子书(下)

2025年05月15日 07:12:55 来源:北京市第25中校友会 访问量:393 作者:孙晓青

2025年征文(57)

当蔡伦遇上电子书(下)

1968届初中  孙晓青



也许是受父亲影响,我后来也走上新闻从业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一场技术革命风暴席卷新闻界。我所在的报社请来北大方正的工程师,构建起“告别铅与火,实现光与电”的激光照排系统;编辑部则同步建立内网,推进平台办公,实行网来网去的“无纸化”编辑。

最初,大家的感受只是“省纸”了。殊不知,不知不觉中改变的却是阅读和书写习惯。从盯着电脑敲键盘,到埋头狂刷手机屏,越来越多的人同纸质阅读、书写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毁誉参半的手机刷屏。

我本人钟情于读纸质书,特别喜欢指尖摩挲书页的轻柔手感和反衬静谧的“沙沙”声,但我不排斥日渐兴盛的电子阅读。前些年,看到一个关于各国人均阅读量的统计比较,说中国人年均读书只有4本,远低于以色列、日本等国。我不知道那些数字是怎么来的,猜想它的依据可能仅限于纸质书,没有把电子阅读统计进去。电子阅读包括通过电脑或手机等媒介看书。如此,这一块的阅读量被严重低估。

不信你去医院看看,候诊室里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你若是乘公交或者坐地铁,车厢里就连没有座位的人都一手抓吊环一手握手机。而在没有便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年代,同样的场所,你见过每人捧着一本书吗?

当然,看手机的不一定都在看书,其中少不了做生意、玩游戏、闲聊天、扯八卦的。即便是为获取知识,手机阅读也是有利有弊。比如,它能让你把乘公交、坐地铁、上厕所等零散时间利用起来,见缝插针地吸吮新知;又会让你在看短剧、读小说、浏览新闻、纵观天下中,付出半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代价。再如,它的检索功能非常强大,一个关键词就能帮你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想要的东西,不必再做读书卡片;而五花八门的海量信息又容易牢牢套住你,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结果是太多则零乱,太杂则不专,太泛则必浅,过后想想多是些可看可不看的东西,“一地鸡毛”而已。

我的一位战友却能在海量信息中游刃有余。他有个雅好:收藏地图。每淘到一份老地图,他都要围绕这张图查阅大量资料,研究相关背景,考证出老地图背后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迄今,他收藏的地图多达2000余幅,并以《地图的发现》为名,写历史,写军事,写人,写事,写情,出版了知识性、故事性和学术性并重的两本专著,很受出版界好评。他说:“要想读懂一张地图,至少要懂三本书:一本叫历史,一本叫文化,一本叫科技……收藏地图就是逼着你读书。”

 

我赞赏他的读书方法,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善于以兴趣爱好为圆心,用探索精神去研读,让知识成发散状不断扩展。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书写和阅读经历过由繁至简、由少到多、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阅读内容逐渐丰富,阅读人群不断壮大。古人感叹的“学海无涯”“学富五车”已被电脑、手机的海量信息重新定义。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稍有文化的现代人每天通过电脑、手机的阅读量,可能比古代一个皇帝每月获取的信息量还要大。

随着习惯于纸质阅读的人群渐渐离去,电子阅读注定会大行其道。可是谁又敢说,若干年后比电子书更先进、更便捷的阅读神器不会出现呢?就在当下,远超“万事通”且能吟诗作画写文章的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产品,不是已经问世并广泛应用了吗?但我仍然相信,书籍的载体或者说阅读的工具不管怎么变化,阅读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不会萎缩,必将长久存在。电子阅读的兴起不是纸质阅读的挽歌,只会让阅读在更大范围实现。

清明将至,蔡伦墓祠周边,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得格外灿烂。它们是在向先贤致敬吗?我想,假如蔡伦活在今天,以他发明家的大脑,绝不会因为电子书的风行而尴尬。相反,他一定很欣慰。毕竟电子书挑战纸质书,就如同当年竹简、丝帛淘汰龟甲、兽骨,他的蔡侯纸又取代竹简、丝帛一样,都是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使然,都是阅读人群不断扩大,知识传播更为广泛的历史必然。

腹有诗书气自华。4.23——世界读书日这天,我为自己写下一句话:管它印在纸上还是映在屏上,是好书就读吧!


来源:北京市第25中校友会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