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从一次经历说稿件采写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从一次经历说稿件采写

2023年09月22日 06:15:35 来源:老记说事 访问量:506 作者:刘国昌


从一次经历说稿件采写

刘国昌


  长期在编辑部工作的我,难得外出采访。2010年秋,终于有机会到西北大漠采访。


  有一天在胡杨林拍摄不少照片后,觉得还应到当地牧民家里看看。当地陪同同志担心我身体说,不用去了,文字材料有的是,回去看吧。


  我当时感觉到,不去蒙古包里看看,写稿也提不起气来,于是坚持向牧民家里走去。


  下土坡、翻山梁、穿树林,来到了几个蒙古包前。撩门帘进去,见有位老大爷和老伴正忙乎做饭。说明来意后,他们招呼落座,送上茶水,便随意聊了起来。


  从家里有几口人到干什么活儿;从“蒙古包旅馆”到家庭收入……聊得挺欢。


  不一会儿,外面有摩托车响,原来他女儿女婿回来了。随后我们又到蒙古包外继续聊。这一聊,得“料”不少,收获满满。


  通过亲身采访,使我有了感觉。写“胡杨林中访牧家”一稿时,感觉很好,一气呵成。


  由我的体会不禁想到报社老记者朱习华的一句话:一直想写一篇“纯目击式”的报道。


  何为“纯目击式”的报道?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记者不要把采访活动局限在“我问你答”及采访本上,要学会用眼睛观察。这样“纯目击式”的报道,可能会有新意。于是他按照这思路寻找机会。


  机会来了!在1982年春天,朱习华到河南豫东永城县采访,当了解到地处鲁豫苏三省交界处的芒砀山第二天有个庙会时不禁欣欣然。第二天一大早便动身前往。


  在庙会上,朱习华从早到晚“盯”了一天,收获既丰富又形象。他用这些“看”到的材料,花个把钟头写了一篇特写《芒砀山赶会记》寄回报社,被值班的农村部副主任一眼看中,很快安排在二版头条刊出。


  他说,这种“纯目击式”报道,就是记者写进报道里的东西,都是记者眼里看见的东西,不用笔记本里的死材料。读者阅读报道,仿佛“借”记者眼睛看了庙会。


  这个采访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写出好稿子,记者必须到现场,用“眼睛”写新闻。


  时下有些记者似乎缺少这种精神,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有的靠现成材料“攒”稿,有的从网上“复制+粘贴”,还有有的靠东拼西凑“编”稿子,


  ……


  凡此种种,当然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务必要引起警醒,彻底改正之!


  用“眼睛”写新闻,这是一个记者应秉持的理念。当时时谨记。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作者简介

刘国昌,新中国同龄人,光荣在党50年。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75年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评论部笔耕10年;1985年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历任海外版《言论专访版》副主编,教科文部副主任、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辑等职。并担任北京杂文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培训网授课导师。曾担任中宣部新闻阅评员,人民网、环球网评论员等。

      出版著作有:《飞絮濛濛——短论随笔集》《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报纸编辑学讲义》《世象评说》《京腔京韵》《养心之道》等书籍。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