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祁乐纛
身处异国、身受拘押,他们能够平安返回,尽快返回,有赖外交、有赖法理,是所有国人的心愿。外交交涉的速度,记忆中,这一次似乎前所未有。
与女儿通电话,告诉她,因为“保钓”而遭日本方面非法拘押的14名同胞中,一人与我相知、相熟。
女儿,15岁,透出些许愕然,继而打气:“加油!”
此前一天晚上,与女儿通话,问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回答:“不知道。”告诉她,是8月15日,抗战胜利周年,一些同胞登上钓鱼岛,带去国旗、唱响国歌……
8·15登钓鱼岛,一个象征,一种宣示。
67年前,人类正义战胜法西斯邪恶,告别一个民族的屈辱。那以前的8年间以及那8年前更久远的6年间,东北而后华北,华东至于西南,前辈们付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代价,为领土完整和主权拼命,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牺牲。
当年侵略者无条件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归还台湾,理应同样归还钓鱼岛。
那时候,我们不够强,其实相当弱。不是哪一个个体、哪一个方面不够强,而是整体不够强。如今,我们够大,依然不够强。历史与现实,构成必然关联,无可超越。
如今,民间人士,以个体之力,张扬主权,需要义气和勇气,必然承受艰险和风险。记得,一些年前,相同情形下,一位同胞在保钓过程中丧生。相信,这次出发前,14名同胞作了最坏打算。
手机上,前天和昨天,一度定格一幅画面:两艘巡逻艇夹击一艘保钓船。
14名同胞、包括我那位相知如今平安,让大家从前天开始一直悬着的心,略微放下。
身处异国、身受拘押,他们能够平安返回,尽快返回,有赖外交、有赖法理,是所有国人的心愿。
外交交涉的速度,记忆中,这一次似乎前所未有。
这以前,中国远程海洋监察船开始例行巡航钓鱼岛海域;这以后,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西北海域。个体宣示主权,与国家宣示主权形成呼应。
压力,需要逐步施加、逐步释放、逐步作用。
与钓鱼岛、与14名同胞相距遥远,公众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可以从历史理解现在,由过去探知未来,进而从现在走向未来,做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发奋建设、强健实力,让大国成为强国,让强国不怒自威。
强大,是几代国人的梦想;强大,无论对哪一国,都一定是最有效的宣示。
遥念那14名同胞,此时此刻所寄望国人作出的反应,或许是激发和激励,未必是情绪宣泄,而是投入行动。大家同心,才能同德;大家心到,才能手到;大家踏实施力,才能真正进取,才能真正强盛。
女儿促我“加油”。我想告诉她,大家都应该加油,她那一代,可能几代人都必须加油,才可以在某一个胜利周年,收获国家和民族更多骄傲。相关报道见今天A06、A07版
来源:京华时报作者:祁乐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