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北京城有7个名字,您知道吗?
2025年05月04日 06:20:50 来源:国昌走笔 访问量:415次
作者:刘国昌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国 昌
与几个朋友聊天,聊到北京城的名称时,一位说,北京的名称原来叫北平。
再往前呢?另一人问道。这位摇头了。看来他不大清楚。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今儿个咱们就说说它。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悠远,名称自然也就多。北京城自从诞生起,至今共有7个名字。
北京城的名称这么多,与朝代更替有关。可以这么说,建一个朝代都要起一个新的名字。既然如此,咱们就按照朝代的更替来看看北京这地方名称的变化。
第一个名称叫"蓟"。据史料载,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北京这一带有两个诸侯国,一是燕国,另一个是蓟国。后来燕国打败蓟国,迁都于蓟。蓟城就是今日北京的前身,其位置约在今天的广安门以北及白云观一带。
第二个名称叫"燕京"。燕国迁都蓟城之后,在城里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面貌有所改观,名称也改为"燕京"。
第三个名称叫"幽州城"。"幽州城"的名称,是在隋唐时期出现的。北京这地方,地理位置重要,为不少朝代必争之地。到了隋代,改称涿郡,唐代称为幽州城。隋炀帝、唐太宗曾先后在这里驻兵。
第四个名称叫"中都"。12世纪初,由生活在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灭了辽国及北宋,金主完颜亮迁都到了北京,改名为"中都"。
第五个名称叫"大都"。13世纪初,忽必烈建元帝国,定都北京,改称"大都"。北京城有名的"胡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第六个名称叫"北平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明成祖即位后,对元代的"大都城"施行重大的改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兴建了宫城(紫禁城)及皇城。
第七个名称叫"北京"。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明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清兵进关,又在这里定都,名称依然是"北京"。
这里有一个话题值得一说。在历史上,有"北平"的称谓,也有"北京"的名称,那么这两者又是怎么一个变化呢?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据史料载,1928年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政协会议全体决议定都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一个大都市,有这么多的名称并不多见。这7个名称中,流传时间较长、人们印象较深的,当属"燕京"、"北京"这两个。
2025年5月4日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