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点时评 > 今日舆情解读:拖延和敷衍是舆情应对的大敌

今日舆情解读:拖延和敷衍是舆情应对的大敌

2013年01月01日 00:00:00 访问量:702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白 梅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潘若辰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兰州市长被曝戴名表自称省里正处理”,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搜狐新闻 兰州市长被曝“戴20万名表” 自称省里正处理,截至今日上午11时,此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超过21万网友参与和超过3.8万条网友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兰州市长被曝戴名表自称省里正处理

链接:http://news.sohu.com/20121205/n359510110.shtml

据每日甘肃网消息,记者12月5日从甘肃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处获悉,网上出现兰州市市长袁占亭疑戴名表的帖文和图片后,省纪委高度关注,已在核实相关情况。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兰州市长袁占亭至少佩戴过5块手表,其中包括价值20余万元的江诗丹顿、15万元的镶钻欧米茄等名表,价值或高过“表哥”杨达才。12月4日,袁占亭表示已看到传闻,省里(甘肃省)在处理这个事情。

 

二、网络舆情关注度分析

1. 四类媒体关注度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12月份之前,“兰州市长戴名表”话题在网络上较少关注。12月2日后,相关话题开始获得各类网络媒体关注,首先在一些网络论坛 社区上开始传播,当天就出现20余篇相关网络帖文。12月4日起,开始有网站报道了相关消息。今日(12月5日),相关舆情热度急剧升温。相关网络新闻超 过400篇,相关论坛帖文也超过100篇。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目前仍处于持续升温状态,值得有关部门密切关注。

 

2. “兰州市长戴名表”话题各类媒体报道排行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搜狐网、百度贴吧、中金博客和兰州日报分列各类媒体报道数量首位。人民网、中华网、凤凰网等主流网站和人民网强国论坛、百度贴吧等社区论坛以及多家兰州市本地媒体对此话题均有较多关注。部分境外中文媒体对此话题也有关注。

 

3. 微博关注度分析

 

数据显示,微博上“兰州市长戴名表”话题相关舆情热度在12月3日起开始急剧升温。当天的相关微博均超过400条。

今日(12月5日),相关舆情热度出现爆发性增长,截止到今日中午,相关微博就已经超过40000条,相关舆情仍然处在快速升温的爆发期,值得相关部门密切关注。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网民爆料或与一劳教事件有关

继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之后,又一名厅级高官身陷“名表门”。

12月3日,网友“周禄宝”通过其实名认证为“知名写手、专栏作家,原兰州军区某部新闻报道员”的微博发布消息,称兰州市长袁占亭佩戴多块名表,其中包括估价15万元的镶钻欧米茄、20余万元的江诗丹顿等,引发热议。

11月下旬,“母亲来京看望读研儿子 遭兰州警方遣返劳教一年”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网友们强烈关注。有报道称北理工研究生郭大军的母亲赵梅福来北京看望儿子,只因她有20多年上访的经历就被当地 兰州警方遣送回老家,随后家里接到她被劳教一年的处罚通知书。而兰州警方回应称系继续执行前年劳教,此前称遣返因非法上访。随后众多网友表达了对兰州市有 关部门的强烈不满。

而“兰州市长戴名表”事件是否与此次事件有关,有待于相关部门深入调查。

 

2. 媒体评论:当地纪委应及时出面平息负面舆情

有评论认为,官员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用自己的合法收入来购买奢侈品无可厚非。但动辄有几件几十件奢侈品,价值几十万、上百万,仅靠自己那点工资津贴来消费的话,其压力可想而知。做官要明白,追求幸福但不能贪腐,不然只能是自掘坟墓。

光明网博客评论指出,中央明确要求了,地方某些领导干部习惯了当官的老作风,习惯了做老爷的旧做派,应该警醒了,应该清醒了,应该看清形势了,如果还是浑浑噩噩,迷迷瞪瞪,到最后肯定没有好下场!如果继续下去,中央不同意,群众不答应!

有媒体追问为何每次都要网友来“倒逼”纪委调查。中国经济网评论指出,自打十八大结束后,中国的反腐的声浪是一波高过一波。人们对各地纪检检察部门眼晴瞪 的更圆了,要求相关部门对网友即以曝光的案件,迅速查处,来消除“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时评界评论指出,为什么每次都是网民“倒逼”纪 委调查呢?像这样的“大领导”,本地纪委确实“无可奈何”,但上一级纪委呢?

还有评论指出,当地纪委及时出面处理是平息事件的关键。事件的传播与政府的回复时间有关,反观众多舆论事件、群体性事件。大部分都是缘由事情发生后,当地 政府部门未第一时间作出正面回应,反而藏着掖着,最终导致事件升级引发恶劣结果。如果事件发生地的政府无论“诬陷”还是“确有其实”都能迅速、正面的作出 回应,那么我相信事件能很快的平息下来。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出:网暴四川省一副省级高官被调查,他是新当选的中央候补委员,也是党代会之后第一名落马的副省级官员。强烈希望官方及时打破 沉默,提供权威信息。该官员是官方纪检揪出来的,让事情公开透明,反腐风暴劲吹,是对官方公信力的弥补。不能微博揪贪官就公开透明,官方揪的就遮遮掩掩, 这只会雪上加霜。

 

3.网民热议:制度不给力,网络反腐当先锋

网民观点摘编:

制度不给力,网络反腐当先锋

网友“台州上善若水”:网络反腐,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网友“魅影骑士”:听得耳朵里冒茧了,每次都是网曝某贪官某某事发,纪委监察立马去核实情况,情况属实,立刻查办!

网友“十二月的天光”:从来不主动,只有网暴民愤到不得已才处理,纪委干吗用?反腐啥流程?根本就是骨子里的制度问题。

网友“不一样-黄”:这样靠媒体、微薄监督的政府官员,只能会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必须要强有力的体制与制度来监督,一定要做到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纪委工作需更加努力

网友“趵突泉畔”:我家的表哥数不清啊,呵呵。

网友“阿猫阿狗1618”:反腐靠网友,隔墙扔石头,砸到谁算谁。

网友“暴走的扁平足 ”:反腐的主力不是情妇就是网友,纪检委是干嘛的呢。

网友“亮中华之剑”:以后纪委可以取消了,微博反腐比纪委实在多了!

网友“华鹏翀”:肯定有问题,现在网络反腐基本百发百中,比纪委厉害。

网友“唐草的葡萄园”:以后纪委的人啥也不用干,天天守着微博等人举报揭发吧。

网友“朱贤鑫_1984”:为什么不是纪委发现问题,都是媒体、群众、第三方发现,我感到有点悲哀!!

网友“shahaiyuweng”:反腐靠人民监督是对的,但民不举官不纠的局面要改变,纪委工作需加力。

期待挖出更多的贪腐官员

搜狐网友:全国最落后省份城市的市长带着几十万的奢侈品,这是多大的讽刺啊。

搜狐网友:甘肃穷的是百姓,富的是贪官。

网友“金刀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网友“搜狐网友”:十官九个贪不要查了,真要查下去怕是收不了场'

网友“不惑亦惑”:住手吧!可别再举报了,再查下去官员停职会超过九成的!国将不国啊,微博就成罪魁祸首了!

网友“宧宦”:对新的中央领导班子的上台表现非常满意,有更多的期待。

网友“兀琪”:嗯,希望我们的政府越来越高效,对这种贪污腐败行为能更快的处理!!

甘肃纪委快速反应值得肯定

网友“忙客”:速度明显加快!

网友“王恒wangheng”:有回应就好!

网友“云上林19851231”:甘肃纪委回应的态度和速度是值得肯定的。

对事件不应过度解读

网友“duobizhuce”:哪个领导没有好表,他们都戴表。

网友“神刀狂剑”:问题不在于表哥戴了多贵的表,而在于这表是怎么来的?

网友“[121595503”:现在弄的领导干部都不敢戴表了,有用吗?戴赖表的就是不贪的?有好表不敢戴藏家里的就是不贪的?

网友“平原与山区”:假如有朋友送我一快手表,我肯定会认为它就是一快表而已,不会把它当作多么珍贵的东西,也想不到它可能价值几万,因此也就不会联想到受贿、违纪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只重视功能的人。假如兰州的这位市长也是和我一样想法的人,那我们就不应该过分解读。

网友“工业地产刘志军”:网络监督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当网络是正直人们的出气口时,网络能够代表一定程度上的正义,但是,当别有用心的人瞄准网络、炮制新闻、愚弄网民、引诱舆论导向而无法监督的时候,就是一场是与非的大灾难。

网友“浮光掠影1304044”:用表整倒袁市长,使用的是网络暴力。

4. 甘肃省纪委回应:高度关注 正在核实

据每日甘肃网报道,记者12月5日从甘肃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处获悉,网上出现兰州市市长袁占亭疑戴名表的帖文和图片后,省纪委高度关注,已在核实相关情况。

而在此之前就有媒体评论指出,当地纪委及时出面处理是平息事件的关键。

5.人民日报:网络反腐须纳入法治轨道

12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网络反腐须纳入法治轨道》指出,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它似乎“弹无虚发”,但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实际上 反腐效果难言乐观。“误伤事件”也提醒我们,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当前,只有通过顶层设计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轨道,社会监督的正能量才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四、舆情点评

今日,甘肃省纪委快速回应称“高度关注 正在核实”赢得了网友们的热烈称赞,网民们期待当地纪检部门能够对此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给公众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和处理结果。

网民们对日益强大的网络反腐力量进行了充分肯定,而对事件中相关纪检部门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质疑,有网友就质问“反腐的主力不是情妇就是网友,纪检委在干 嘛?” 也有网友对网络反腐的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不应该对兰州市长代名表事件过分解读,但随即有网友指出:问题不在于表哥戴了多贵的表,而在于这表是怎么来的。 面对纷纷扰扰的争论,人民日报3日的评论《网络反腐须纳入法治轨道》无疑是对网民智慧更高意义上的解读。

相关数据说明,网络时代,面对网络突发事件和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拖延和敷衍是舆情应对的大敌,网络舆情宜导不宜堵。甘肃省纪委相关部门及时出面平息相关负面舆情已经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兰州方面的下一步如何走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期待兰州在网络反腐方面能够走的更远。

(本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来源:人民网

 

                                                                                                                   (编辑:惠友)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