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解烦三法
2025年04月20日 05:10:50 来源:国昌走笔 访问量:351次
作者:刘国昌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解烦三法
国 昌
几位老友聚谈,说到如何解除烦恼的话题时,大家的话就多了。听下来感觉不错,挺有收获。
生活中的烦恼,人人都有,上至工作、中至人际关系、下到家庭过日子,烦恼似乎无处不在。
面对这些烦恼,有的人好几天摆脱不了,由烦恼到烦躁以至生气。可也有些人却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解除烦恼,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没为烦恼所累。
这些人是如何做的呢?归纳起来由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转换法。
有个小伙子在外企上班,收入不菲,按说该没什么烦恼了吧,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的烦恼从何而来呢?原来上班的活太多、且催办的很急。倘若说偶尔一两次还可以,可实际上几乎每天如此,搞得他头昏脑胀,身体也不如以前。
于是他改变思路,一下班不干别的,先到附近的公园转上几圈。夕阳西下的公园里,空气新鲜,鸟语花香,不少人在那里漫步。
他看到这些,心境一下子豁然开阔,不禁发出:"生活原本是这样美好"的感叹。于是他坚持每天如此,漫步公园,听人唱歌,与人聊天,心情逐步好了起来。
二是倾诉法。
遇到烦恼,说出来就会好一些。可有些人总是闷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以至好长时间缓不过劲儿来。
倾诉是解除烦恼的有效方法,人是社会的人,人有别于动物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思想、会说话。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儿,与家人、朋友诉说一番,总比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强得多。说出来心里就痛快了,烦恼也就离人而去。
三是换位法。
世上好多事情要从多方面去想,不能"一根筋儿走到头"。比如烦恼袭来,不光只想自己的一面,还要善于换位思考。
笔者有一个大学同学学习勤奋、肯动脑筋,在公司工作时经常能出一些好点子,可有几次都被他的一个顶头上司把功掠走了。
起初他没在意,心想别管谁搞的、对公司有利就行。谁知那个人不领情,竟还在公司领导那里说他的坏话,搞得他烦恼丛生,几次想与那个人理论一番,搞搞清楚。
可又转念一想,那有什么意思呢?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掠走我的创意到头儿表功,无非是把自己的名利看得太重了;再说日子一长,包括领导在内人们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何必与他计较?按这个思路想开来,他的烦恼也就释然了。
以上解烦三法,想必不少人都知晓,也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确实行之有效是大家的共识。这就是说,有烦恼不可怕,怕就怕自己憋在心里,找不到“出口”。
2025年4月20日
编辑: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