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奇 之 酒
——关于保肝酒发展的报告
申 语
曾任原哈尔滨龙滨酒厂厂长的庄玉坤,人称老庄,退而不休,宝刀未老。开发了防牌酱香型保肝酒,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些年每到冬季,老庄都到海南东方做候鸟,保肝酒也随之飞洋过海,在海南引发了。保肝酒热。本人喜文好酒,自然与朋友圈一起畅饮开了这款保肝酒。感觉该酒果然名不虚传,交杯换盏享受美酒之余,愿將其中之妙报于诸君,与君分享。
一、化悖论于神奇
酒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东西,也是一个融合悖论之物。它看似弱水,却性情如火,阴阳兼备,水火交融;入口绵软,入腹沸燃,喝时是仙,喝后闹鬼;不喝坐如钟,喝后动如风,静动交织,天地翻覆。
酒的神奇更在于,有了酒的激情,产生了一代代英雄豪杰;有了酒的祭礼,实现了天地乾坤的承接。
曹操酒后横槊惊天下,李白斗酒诗百篇,刘邦酒壮斩白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据说萨满巫师祭天的灵感也多来源于酒,酒做媒介能使他产生一种鬼使神差般的幻觉,得以接受上天神谕。
同是酒的奇特,也给人造成了祸端。张飞酒醉尽失徐州,李白醉酒水里捞月命丧江中。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饮酒群体多达8亿之众,其中有6200多万肝损伤患者;全世界每年因饮酒失去生命多达300多万,其中我国占了70多万。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无酒不席,无酒不礼。喝酒是人生重要内容,尽管伤肝却不会因肝废酒。喝酒是一种需要,推不了;喝酒是一种乐趣,戒不掉;喝酒是一种命运使然,弃不得。
这就是酒的神奇,这也是酒的悖论,神奇与悖论共生共存,而解决悖论最终还要依靠神奇。保肝酒恰恰是走出了这样一条神奇之路。针对喝酒伤肝的客观存在,保肝酒以问题导向的思维,把能够减轻肝损伤的天然物质,有机融合于白酒之中,在不失白酒口味和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既享受美酒口福又不失健康的圆满结合。恰如驾车者系上了一条安全带。
酒自是酒,狂饮必醉。然而有了这款保肝酒,真的会收到能喝二两喝半斤、能喝半斤喝八两之功效。酱香53度的保肝酒,酱香浓郁、口味上乘。具有酒后微醺不上头、不口干;酩酊次日少难受的特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无解而解之,能解决水火不容悖论的,原本是酒的神奇;能解决喝酒伤肝、但又不得不喝悖论的则是保肝酒的神奇。在悖论中求突破,在矛盾中求平衡,可以说,创造出保肝酒的不仅是一般执着意义上的企业家,而且是善于求索生命哲学意义的企业家。
二、开辟白酒新纪元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在浙江嘉兴曾挖掘出土过一个大型鸟型酒器,这是一件祭礼仪式用的礼器和法器,距今约6000年,说明酒的历史在我国已经存在了约6000年以上。
自仰韶文化后期到春秋战国时代,历经3000多年,是人类依从自然酿造浆果酒的1.0时代。对应的是一种原始文明。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元时代,历经1200多年,是人类以谷物为原料,用液态发酵方式酿酒的2.0时代,对应的是一种农耕文明。
从宋元时代起至今,历经800多年,是人类运用蒸馏冷凝技术酿造白酒的3.0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以食用酒精为主料的调制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白酒的生产力,把3.0蒸馏酒时代推向了巅峰。对应的是一种工业文明。
如今,我们人类对应的时代已是科技文明时代,产业革命的浪潮自然也要涌入白酒行业。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绿色保健的特色之路,自然成为白酒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崭新课题。
2000年由全国33位肝病专家合著的《酒精性肝病》一书指出,酒精性肝病,在我国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业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因。
可见,历史和现实都在呼唤着一场白酒领域的革命和变革。而保肝酒的问世,恰是顺应了这一发展的机遇和潮流,创新而发,应运而生。
按照现代病理学的揭示,酒进入人体后,酒中90%的乙醇需要肝脏代谢分解。经历一遍由乙醇变乙醛,由乙醛变乙酸,由乙酸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的过程。个体差异的不同。这个代谢过程完成不好的,就出现了酒精肝。保肝酒作用的原理,就是推动实现这种代谢的过程。
首先是采用现代生物萃取手段提纯出具有保肝功效的物质,(简称GGT)然后利用酒这种万能溶剂,抓住引药入经的特性,把保肝功效物质按比例科学的与酒融为一体,饮用这种酒后,保肝物质会有效发挥出抑制自由基、抗氧化、强化脂质代谢的作用,进而实现饮酒保肝的治本之策。
巧为神奇和难能可贵的是,GGT保肝物质与传统白酒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互补性。勾調后的酒体无悬浮、无沉淀、无杂味,色泽微黄,口感微甜,不仅不影响原酒的风格和特点,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整体口味愈加绵柔醇厚,回味悠长。
当这种保肝酒既保留住了中国白酒的传统酱香风味、又能在爽美入口的同时喝出绿色、喝出健康、喝出保障,不能不说,这种白酒已经创新出了新的境界。不夸张的讲,它的意义在于捅破了3.0版的白酒天花板,开辟出了4.0版的白酒新纪元。保肝酒正以一种新质生产力的姿态展现于白酒乃至食品领域。
三、化茧蝶变的发展
如果说保肝酒的创新是一种解决喝酒悖论的神奇,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迭代产品,具有白酒行业的里程碑意义,那么其创新过程,则是一种化茧成蝶般的艰难辉煌历程。屈指算来,保肝酒的研发生产至今已经历了40个年头,可谓四十年磨一剑。
早在1986年,药学专家冯志毅教授率先践行了“酒药合一”的科技路线,其研发证明酒中含有相应的物质,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996年由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的国医大师张琪先生主伍配方,在药学专家田振坤、冯志毅教授指导下,由当时庄玉坤任厂长的哈尔滨龙滨酒厂,开发了具有减轻肝损伤作用的“酒加红”白酒。
从2003年起,在上述基础上,庄玉坤联合白酒专家、国家级品酒酿酒师吕红等人,在病理专家、医药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又历时13年,经过对入酒的保肝物质无数次的优选、提纯、配伍、勾调,于2016年初,防牌保肝酒在哈尔滨御防酒业公司成功问世。接着又经过近10年的提高和精益求精,保肝酒愈加臻于完善。期间突破的一系列技术难关可想而知。
屈指数来,时间已经过去了40年,老庄从当年的中青年变成了70开外的老人,现由他留学归国的儿子,承接了公司总经理一职,父子们正一起携手砥砺前行。
保肝酒40年的蝶变,在保肝作用、实证统计学意义、不改变食品特征和属性三个方面都达到了保肝酒的科学标准。依据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2023年保肝酒获得了以保肝酒命名的国家发明专利。
近两年保肝酒的销量不断扩大,为适应经营发展,2024年在海南,新注册了“保肝酒科技公司”和“保肝酒经营公司”。去年一年,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肝酒逆势上扬,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且在品牌、广告、包装上,已由“保肝酒”主打C位。伴随广大消费者的交口称赞。保肝酒已日益被大家认知和推崇。
过去讲好酒不怕巷子深,而如今则是好酒也要争市场、多亮相、多展示。创造了神奇,更要让广大消费者领会这种神奇,接受这种神奇,实现从喝酒“难免伤肝”的旧有观念向喝酒“尽量减少伤肝”的新观念转变。
老庄父子雄心很大,正不断谋划着光明前景并付诸实施。如果能实现强强联合、行业联合,成立保肝酒航母式的产业集团,将形成一种生产经营碾压式的存在。也有助于解决当前白酒业无序竞争的乱像。
如果保肝酒能够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销售,经济社会效益巨大,将会象烟草业一样,为国家和地方创生一笔可观的财政收入,带动解决白酒行业税收不尽人意的现状。
如果在现有基础上能由行业专业部门牵头,深入研发保肝酒的科技含量和行业标准,保肝酒产品的潜能会进一步迸发。这些正是保肝酒开发者所憧憬并努力的方向。
非常值得提出的是,近一年多来,他们特别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寄希望于象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早日解决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一些堵点和卡点问题。那样将会给保肝酒带来更大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