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门楼的故事(下)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门楼的故事(下)

2025年05月20日 05:20:18 来源:国昌走笔 访问量:346 作者:刘国昌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门楼的故事(下)

国  昌

昨天说了豪华型门楼,今天说说这简洁型的门楼。

这门楼在造型、装饰上,较之豪华型门楼则略逊一筹。在院墙开个口,左右砌上墙,形成1米左右长的门洞。门洞顶上盖有一个小围池,砖瓦相间构成一些图案。
门洞里装有门框、大门,门一般是两扇对开,有的就是一扇门。在门槛的下方铺有两块长型木块,以当门墩儿。

这些院子的大门,有时虚掩着,但一般都是开着。胡同里的人家爱串门,在门口喊一声:"他大婶,在家干什么呢?"听到回应,便迈过门槛进屋聊了起来。
无论豪华型门楼,还是简洁型门楼,这门槛很重要。它是一道明显的界限。迈过这门槛,就是进了家门;走出这门槛,意味着离开了家。所以老辈人对这门槛看得很重。

小时候,我们常在门洞玩,有时爱踩在门槛上。大人们见了赶紧喊"下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门槛是看家护院的"神",不能随便踩踏。
门楼是一个院子的出入处,门牌号码安在那门框上。您要串个门儿,或看朋友、找个人,按照门牌号一找准能找到。

同时,这门楼也是一个家的象征。记得在1968年、1969年时,不少的北京孩子都到外地插队去了,临行前都愿和家人、朋友在门楼前合个影。远离北京、远离亲人,拿出那照片,看看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瞧瞧那门楼的模样,慰藉之情油然而生。
门楼还是北京胡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豪华型门楼,还是简洁型门楼,杂陈其间,呈七型八态之状,但很好看。尽管一些门上的漆色有些剥落,门墩也有些磨损,但门环却被摸得锃亮。尤其再有一些古树相映衬,让人一看便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无疑,这是绘画、摄影的极好题材。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这方面的作品问世,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一些外国朋友也是喜欢得不行,买回去挂在墙上美美地欣赏一番。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