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笔墨的缘分从这里开始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笔墨的缘分从这里开始

2024年03月09日 07:05:50 来源: 国昌走笔 访问量:374 作者:刘国昌

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了40多年,一直与笔墨打交道。


这笔墨的缘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中学时代开始的。

1963年到1966年的时候,我在北京灯市口中学(老育英)读初中。


那3年的学习是比较完整、系统的学习,给我们青年时代的知识积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当年学校的课外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至今仍留有美好、深刻的印象。

一、活动小组多,自愿报名参加。


每个学期开始不久,学校就公布各类课外活动的项目、时间等。大家围着布告仔细看:有美术组、有合唱团、有半导体组、有写作组、篮球队……


同学们边看边议论着,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愿报名参加。记得每天下午4点多放学后,校园里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同学们招呼着各奔各的小组去活动。

二、写作组授课:老师讲得神采飞扬。


当年我报名参加的是写作组。有的同学对我说,有语文课就行了,还参加写作组干啥?


我听后莞尔一笑:“喜欢呗!”


在写作组讲课老师是学校语文教研室的老师,有王肇兴、刘佩芫、徐冲、方亮、黄键等。他们讲鲁迅、讲高尔基、讲唐诗宋词、讲文章写法……


这些老师讲得活泼生动,动情处则是神采飞扬,比课堂上讲课放得开。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会儿就到了。


刘佩芫老师有一次给大家讲《老山界》的文章,也许他在部队工作过的原因,讲起来特别有感情:“陆定一同志是中央的一位负责同志,他当年参加过长征,写长征也别有特点……”他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组织结构,我的印象很深。


结合读书讲写作,是写作组的一大特点。当年流行三大小说:《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和《红旗谱》。老师就让我们把这些书看完,然后在课堂上讲该书的特色和写作手法。


我们几个同学到学校图书馆把书借出来看,有时书不够就轮着看。看得我们如醉如痴,聊起来没完没了。

三、语文教研室外墙上的橱窗


当年语文教研室的老师有一个好的传统,即每逢重大节庆时,他们自己动手写文章。


记得在校园后楼的语文教研室外有一个橱窗,一有文章就在那橱窗里挂出,我经常去那里去看。

身为语文教研组组长的王肇兴老师的文章挂在首篇位置上,其后依次是各位老师的文章。文章用钢笔写在稿纸上,然后用大头针钉在橱窗里,供大家翻看。


看着老师写的文章,再想想老师的认真精神,促使我们也在写作上加把劲儿!


写作组的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知识,也滋养了写作的神经。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一直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并小有成绩,固然有在北大哲学系、中国社科院新闻系学习的因素所致,但当年灯市口中学语文课、写作组的培养和熏陶,则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灯中的写作组,我感念你!

灯中的课外活动,我怀念你!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