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征文(40)
明城墙情缘(下)
1968届高中 杨叔瑞
我随之想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当初在城墙两侧疏于管理,盖房是没人管的,为什么城墙的南侧,小房、工棚林立,而城墙北侧就比较少?
第二:为什么整个城墙都拆除殆尽,而竟然残留下了现在这两段城墙?
我还真为此下了一番心思去考察、了解、分析、思考,终于找到了答案:
“城墙南侧房棚林立”是因为城墙南侧阳光充足宜居,而北侧背阴潮凉。
“为什么残留下‘崇文门到角楼’和‘角楼北面铁道到如今北京站东街东口’两段城墙”?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地铁2号线此段设计为“崇文门~北京站~建国门”,而早在1959年建成的北京站是位于崇文门的东北方向上,这样2号线线路在崇文门处就往东北方向上扬了。因此,地铁工程就用不着这两段城墙的地方了(见图);其次,是由于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建地铁,这残墙在当年算是旮旯,对工程没影响,也就没人理睬了。就是这两点“成就”了这两段城墙幸免于难!
近日,有人在网上说“由于城墙是铁路工人工棚的山墙,顾及铁路工人的生活而拆不得”云云。充其量这个话也就算个调侃吧,并不是此段没被拆除的原因。
地铁2号线 从崇文门往北京站的走向与 明城墙遗址公园
对于明城墙的拆除,是永久的不可挽回的遗憾!
好在,在新千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和有识之士着手对残留的城墙周围启动投资、安置占地的居民和单位、规划、建设,确定“保持历史原貌”、“保持残缺美”的方案,明城墙遗址公园于2002年秋落成。现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国务院认定:明北京城城墙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明城墙几十年的情感驱使我努力为明城墙遗址公园做点儿事情。自感欣慰的是:我也是为明城墙遗址公园捐献城砖中间的一员。先后捐城砖两次,分别是2001年和2008年。2001年的捐献证明没有找到。2008年的捐献证明展示于此。
当今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除了古老的城墙、角楼、京奉铁路信号所、古树和建全了绿地、步道、座椅、照明、水源、语音系统、卫生间等设施外,还增添了一处令人肃然起敬的全国劳模广场~以数块巨石延绵雄踞于明城墙遗址公园西端,上面昭示共和国建立以来历届的北京籍的“全国劳模名录”。这是当今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又一处熠熠生辉的亮点!她展示对全国劳模的敬重与褒奖;她勒石铭记劳模业绩;她宣传劳模精神;她凭添了人们在户外宽阔园区游览休闲时“榜样感召”的思绪!特别高兴地看到:我们中学母校北京25中学的王维翰老师(1960年)、我们中学的聂卫平校友(1988年)和我们的兵团战友卢秀岩(2000年)都光荣在列。为他们骄傲!向他们学习!致敬!
在此,也为市政府、市总工会和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崇高境界与良苦用心点赞!
由明城墙想到: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六朝古都的北京城在文物保护方面曾经有遗憾,有认识的年代局限性与当时经济能力的窘迫。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近几十年来,文物保护的意识与力度、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日见飞跃,屡见文物保护的大手笔!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又申遗成功了!至此,北京版图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已达8处。再有,北京版图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5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有659处。还有众多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在保护古都风貌与时代发展上越来越令人鼓舞!
明城墙的情缘深厚!我爱北京!
由衷地祝愿北京城的明天更美好!
来源:北京市第25中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