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昌
几位老友聊天,其中一位张哥说:“老了,该歇歇了!能不干就不干了。”
另一位王哥说:“我补充您一句:为了不失能,请您还是干点啥!要有点逞能精神才好啊!”
张哥:“失能?逞能?”
王哥:“您听我慢慢道来……”
王哥接着说:“人老了,身体客观上进入退能阶段:
原先能骑车从城里到颐和园,现在含糊了;
原先上夜班倍儿精神,现在晚上10点左右就想睡觉;
原先提30斤米上6楼没事儿,现在不敢提了
……”
王哥继续说:“以上这些现象,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面对这趋势,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别不服气,要服老。
第二呢,服老不等于什么都不干,要适当干点啥,别总唸叨老了,不行啦,激励自己干点啥!”
王哥接着介绍道,我朋友中不少人都干点事儿,有的练书法,有的学绘画,有的跳舞蹈,有的好唱歌,还有的写文章,整理书柜……总之都没闲着。在这个意义上我讲,要有一点“逞能”的精神才好。王哥所说的“逞能”很有道理。
有“逞能”精神,说的是凡是自己能干的事儿就自己干。如看书阅报、整理书柜、收拾房间、买菜做饭、走路锻炼等,自己能动手的绝不让人代劳。
科学常识告诉我们,用进废退,越用机能越强。如若早早就“停用”了,那就会走向失能的状态。
有“逞能”精神,就是克服消极负面情绪。不要总把“老了,不行了”挂在嘴边。要总想着“什么事应该做”“我能做”。
当然,“逞能”不是随意而为,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这里所说的“逞能”,是针对有些人自己还能干的时候就不干的情况而言。有时“逞逞能”是为了避免“失能”,让自己有一个充实、幸福的晚年。
2025年4月6日
.jpg?imageView2/2/w/800/h/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