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走进北大燕南园

北斗观察网 | 刘国昌:走进北大燕南园

2025年04月12日 05:59:22 来源:国昌走笔 访问量:621 作者:刘国昌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走进北大燕南园

囯  昌

孩子喜欢摄影,常到一些地方采风。记得前些年夏日的一天上午,我们驱车到北京大学的校园,想捕捉一些镜头。

北大是我的母校,对那里的环境自然很熟悉。先到哪儿呢?我首先想到的是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大的一个老园子,位于校园的中心地带。过去在哲学系读书时曾经多次在那里走过,对它颇有些难以割舍的情感。

燕南园景色依旧。围墙内古槐参天,花木扶疏,十来座小楼错落其间。每座楼前大都有一小块地,有的栽满翠竹,有的种上花草,别有情趣。
时值酷暑,院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安静得很。倒是树上的几只蝉儿叫个不停,令人有"蝉鸣林更幽"之感。

孩子在一座小楼前停了下来,他要把这老楼房拍下来,我很赞成。这些老楼房可不是一般的老楼房,都是些很值得记录的"史物"。
中国近现代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师,如冯友兰、王力、周培源、翦伯赞、冰心……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他们在这里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培养学子,为继承、弘扬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楼房虽已老旧,窗户的红漆有的已剥落,但这更增添几分历史的凝重感。

我和孩子徜徉其间,仿佛看到了大师们勤奋躬耕、孜孜以求的身影;仿佛感觉到强烈的科学、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有人说,燕南园是北大的灵魂。我颇赞成,何以名之?

我以为是燕南园大师们的治学精神、治学成果使然。这些大师们治学严谨,不为名利所累。在征途上纵然有千难万难,也在所不惜。
为了立一说,他们要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进行考证,从不草率出手。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他们的著作得以传世。而这种精神,不也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大弘扬的吗?
燕南园,是一座不朽的园。它承载着中国的历史,闪烁着科学、国学的光辉。近些年北大校方对其进行了修缮,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燕南园蕴藏着的那种美好道德、那种伟大精神,将对青年学子们起到一种滋润、启迪、引领的巨大作用。

2025年4月12日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