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征文(34)
母校150周年校庆回顾(下)
1966届初中 朱宁生
9月13日,歌曲《师恩难忘》在母校校友会全体理事会上,受到好评,大家一致决定将这首歌作为全体校友给母校校庆的献礼!
《师恩难忘》
——献给母校的歌
寂静的夜空,星光闪亮。轻风吹来,我们进入梦乡。
谁还在辛劳,汗水流淌。 敬爱的老师,伴着窗前灯光。
美丽的蓝天,灿烂阳光。教室明亮,传来书声朗朗。
科技和文化,丰富多彩。 校园内外,度过快乐时光。
山川和原野,鲜花开放。园丁浇灌,我们茁壮成长。
走向那明天,知识是力量。报效祖国,理想插上翅膀。
啊,我们的母校,育英的培养,
师恩难忘,师恩难忘!
母校校庆筹委会决定校庆时演唱《师恩难忘》,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非常高兴。遗憾的是,由于母校的合唱队校庆那天下午有很多演出任务,没有时间再排练,只得遗憾地取消了。
中午,校庆活动结束后,四个班的校友齐聚松鹤饭店自助餐厅。原本邀请的七位老师,只剩下一班班主任张庆和老师一人,那六位老师都被其它届的校友“抢走了”。不过我们也“抢回”了退休年龄最大的老文英老师,她今年已过八旬。聚餐前,校友代表向老师敬献了鲜花、自己设计的母校校庆、教师节贺卡,集体向老师敬酒。四个班的代表分别发言,表达对母校、对老师的培育之恩;表达对66届校友首次大聚会的祝贺与愉悦心情。我在发言时即兴朗诵了当天写的一首小诗:
风风雨雨五十稠,坎坎坷坷逆水舟。
昔日黑发勤学子,今日白鬓已退休。
喜庆母校过生日,方得同窗齐聚首。
夕阳风光无限好,祝君更上一层楼。
当年告别母校奔赴祖国各地时,常常是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去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 聚会中,各班的界线已不存在,大家游走在各桌之间,相互回忆往事,互相敬酒,互相拍照留影。
是啊,当年年轻的我们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方感知识的不足,方感学习的重要;方感到人生需要知识,建设祖国需要知识;方感到对母校的深厚的感情,方感到老师的培育之恩。这也是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北京后重返学校学习,重返学校当一名教师的动力。
聚会快结束时,大家纷纷表示明年教师节再聚,要把能找到的老师都请来;把校友间的珍贵友谊永远延续下去。聚会在欢乐友谊的气氛中结束。
来源:北京市第25中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