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衣食住行 > 解密哈大高铁:安全保障“三大秘籍”

解密哈大高铁:安全保障“三大秘籍”

2012年12月01日 00:00:00 访问量:113

新华社长春12月1日专电题:解密哈大高铁:安全保障“三大秘籍”

  新华社记者姚湜、王晓明

  “雪天模式”保障列车制动安全、融雪防冻装置确保轨道防滑稳定、智能化管控系统让车与信号紧密配合……作为我国第一条、世界最快的高寒区高 铁,1日正式开通运营的哈大高铁,实现列车、路轨、信号“三位一体”,依靠每一个环节的防冰冻、防风雪技术创新成果,为安全留有余量。

  “雪天模式”让车体不惧风雪

  哈大高铁列车,一大特色是“雪天模式”。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开发部部长孔风说,司机可通过制动手柄切换,通过施加一个较小的制动力,清除闸片与制动盘之间残留的冰雪或异物,保证动车组的制动性能。

  面对湿滑的轨道,列车能否安全制动?据了解,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设置了三重紧急制动保障,紧急制动可通过安全环路、司机制动手柄、紧急制动按钮、司机警惕装置等触发。同时,动车组还设有撒砂装置应对湿滑路面可能引发的车轮空转和滑行现象。

  此外,司机台下面还安装有司机警惕装置,司机踩踏装置踏板的间隔不得超过30秒,否则设备将发出声音警示信号,甚至自动施加最大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保证动车组安全停车。

  哈大高铁地处我国东北高纬度寒冷地区,月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9摄氏度到零下23.2摄氏度之间,极端最低温度零下39.9摄氏度,能否破解困扰欧洲之星的“冷凝水难题”?

  孔风说:“我们在门板内表面增加了集水槽,在制动管路系统内设置了排水阀,以此收集和排出冷凝水。”同时,为避免雨雪进入车下设备 舱,CRH380B设备舱的过滤网采取迷宫式结构,并且加上了防护网,车下裙板之间还用密封条防护。在试运行中,暴雪环境高速运行之后,设备舱依然干净无 雪。

  融雪防冻装置 让轨道防滑稳定

  轮与轨是高铁运营安全的核心,当积雪覆盖铁轨,飞驰的高铁列车如何保障安全?为确保运营安全,哈大高铁沿线各车站(场)、线路所、动车所共计27个车站(场、所)全部设置了道岔融雪装置。

  在调研中铁路部门发现,大连至哈尔滨全线最大积雪厚度在17-30厘米间,由于风向和风速问题,沿线还存在产生风吹雪灾的可能。若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积雪不及时清扫,道岔动作时将会使积雪挤压成冰状,可能造成尖轨不密贴,使列车进路的选排受到影响。

  另外,高速铁路对严寒地区无砟轨道路基、桥涵、轨道工程的沉降变形、刚度、平顺性、安全性要求极高。作为世界上在严寒地区建成的首条无砟轨道高 速铁路,哈大高铁在建设中创新使用了多项关键技术。例如首次在严寒地区采用和铺设了CRTSI型无砟轨道,其中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技术性能满足-40℃的环 境要求。

  哈大铁路还首次在严寒地区铺设了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首次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采用了防冻胀结构设计。路基“冻胀”问题,是严寒地区铁路建设 的一项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是路基土体在低温情况下,土中水分“冻胀”所致。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无法完全避免路基“冻胀”现象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采取 工程措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冻胀”不至于变成“冻害”。

  智能化管控系统 为安全留有余量

  高铁要实现安全运营,必须车、路、信号“三位一体”,哈大高铁的智能化管控系统,让列车运行时刻处于被监控状态。

  从建设标准到静态、动态验收、安全评估,哈大高铁都是按照时速350公里标准执行,试验期间最高时速达385公里。从9月下旬到11月底,两个多月的试运行阶段,动车组运行试验时速为300公里,共开行试验列车3030多列,总走行234万余公里。

  运行数据表明,即使在冬季哈大高铁以300公里时速运行,安全是有可靠保证的。为了给安全留有余量,哈大高铁执行冬、夏两个运行图,冬季运营时速仅200公里,夏季运营时速300公里。

  加强线路的养护维修和监测,保证固定设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建立“冻胀”监控体系,加强轨道、接触网等固定设备的监测检查和养护维修,确保设备 处于稳定状态;制定高寒气候下各类应急预案,根据小雪、中雪、大雪和大风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风雪天气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据介绍,哈大高铁动车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智能化。列车采用TCN国际标准,全车实行网络控制,与信号指挥和列车通信等列车信号系统能够完美对接。列车设有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发生的故障信息、运行状态在地面就可以实时监控。

 

 

              来源: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编辑:惠友)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