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墨语飘香 > 鲁迅先生为什么伟大?

鲁迅先生为什么伟大?

2012年10月02日 00:00:00 访问量:356

  摘自《贵阳文史》2012年第2期

  参加了文协贵阳分会成立大会以后,我把定购的《鲁迅全集》带回修文来了。从贵阳出发的那天早晨,我坐的是一部货车,天上正飘着毛雨。我小心翼翼地坐在 那两个纸包上面,斜撑着一把油纸伞,无论车子怎样颠簸,蒙蒙的雨点怎样扑击着我,也不肯把身子移动一下,惟恐打湿了这部新书。从扎佐,我步行到修文,雇了 一名脚夫背着我的包裹,他徐徐前行,我在后面紧紧跟着,仿佛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归来一样的欢喜。

  这部红布烫银字的大书,摆在我的书架上已经很久了,一直到现在,才有细细品读的机会。有的是新读,给了我一个新的感觉;有的是重读,像吃橄榄似的,越 嚼越有味道。厚厚的二十册,一代巨人的心血,创作、杂感、整理、翻译……方面太多了。一个文艺工作者,有这么丰富的成绩,也可以不朽了吧!想起先生生前写 作之勤,用功之笃,从二十三岁写《浙江潮》撰文起,到五十六岁止。他的精神三十几年如一日,真使我们这班懒惰的人愧死!

  十几年前,我颇爱读先生的《呐喊》、《彷徨》之类。近几年来,却更爱读先生的杂感。最近花了两个星期的功夫,又把先生的十几部杂感集再读了一遍,益更 心悦诚服。他的笔锋的犀利,深刻入骨,富于正义感,是处处都看得出来的。只要为他所深恶痛绝,不管是社会的哪一方面,不管是哪类的人物,他无不把他们的黑 暗揭露出来,而且予以严厉的,斧钺似的抨击。我记得从前有人嫌他的创作太少了,尤其以他没有写过什么鸿篇巨制为憾事,并且责备他不应当分散极可宝贵的精 力,来写骂人的文章,这个见解,据我看来,是并不怎样正确的。因为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创作,在文坛上总还找得到几个和他相似的或者追踪得上他的人。有些作者 的作品虽远不及他的浑厚、锻炼、紧凑、冷峻,而思想深远,取材广远,内容丰赡,也自有他们的长处。但像那样深刻、峭拔的杂文能手,新文学运动三十年来,恐 怕事实上只有他一个。我们把那些还击他的软弱的文章看看,更能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卓越的天才。为了听凭一个作者发挥他之所长,是不容我们随便“挡住去路” 的,反而倒应当替他“廓清道路”。

  其实,似乎又有人说过,鲁迅先生的杂感太过于刀笔吏,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还有一点他喜作人身的攻击,这样岂不有伤忠厚失去古人“隐恶扬善”的意思了 么?这个批评,不唯浅薄,并且观察也有很大的错误。鲁迅先生文笔的锋芒,能发掘事实的真相,这正是他的伟大的地方!我相信他所攻击的某人,也只是某人代表 着腐败的制度,这种恶劣的风气与某种歪邪的思想,他用擒贼擒王的方式来口诛笔伐,当然是最得体,也最具体,对于个人,果真有了什么了不得的恩怨呢?过去的 事实告诉我们:他对于青年都表示着同情。

  据说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时候,许多做文艺工作的人(甚至于社会其他人士)无不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工作,端肃自己的思想,恐怕一旦被他老人家发 现,著为杂文,加以攻击,从此无法生存。足见他的文章影响之大。我们中国这种复杂的社会,难道不需要一个严正的批评家么?抗战军兴,我们是更迫切地需要有 这样用笔杆打冲锋的老战士来领导我们。有好几年,我们没有继续读到他那样深刻的带刺的杂感了。这三年中间,固然文人们大多数已经团结起来,做着很严肃的工 作,但是汉奸之人仍然层出不穷,有些文人躲在后方的都市,照旧过他们纸迷金醉的生活;有些文人还在高谈“作风”、“作法”,无文的文人成天“吹嘘呐喊”; 有创作才能的人反倒销声匿迹……这些现象也似乎应当常常出现些有力的文章来加以纠正,因此我们不得不叹息鲁迅先生可惜死得太早了!

 

        来源:雅虎文史

 

         (编辑:惠友)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