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刘国昌:面对采访来的一大堆材料,该怎么做?

刘国昌:面对采访来的一大堆材料,该怎么做?

2020年06月22日 13:50:59 来源:华文融媒云 访问量:726 作者:刘国昌

刘国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面对采访来的一大堆材料,该怎么做?

记者外出采访归来,总是收获多多,采访本记了几大本子、材料一大堆。

面对这些材料,怎么办?这是记者在写稿时经常琢磨的一个问题。

材料是写稿的基础,“没料不成文”。但有了材料还有一个“怎么用、用的好”的问题。

也就是说,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对材料进行一番梳理、一番筛选,把最好的“料”用在“刀刃”上。

下面介绍人民日报两位资深记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李庄:写人物或事件通讯,材料为“闪光点”服务。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在如何写稿上有句名言:“每篇稿子必须至少有一个闪光点”。“必须”、“至少”,足见“闪光点”的重要。

如何使“闪光点”更亮呢?其中重要一点:对材料精挑细选。

李庄以写通讯见长。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以战地记者身份穿行于前线,采访了不少的人和事。在一篇题为“复仇的火焰”的通讯中(人民日报,1950年12月20日),他例举了大量的事例,揭露了美国侵略者的罪行,反映了人民志愿军复仇的火焰。

通讯较长,但让人看得一点不感沉闷,相反倒是越看越想看。

在一次讲课中,李庄谈及此事说,这也许是列举的材料感动了大家吧!当时我写的时候,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材料要为“闪光点”服务。采访时获得的材料很多,但我精挑细选,选用那些最能感人的材料。后来从效果来看,确实是“材料”发挥了作用。

笔者查阅了这篇通讯,确实在“用料”上高人一筹。如写道:“一个朝鲜小孩的父亲双手反缚,躺在被雪掩盖的乱草中,头颅滚在尸身旁边。他的舅舅手脚朝天,浑身被扎得稀烂。他的弟弟还只有十二岁,小小的头颅被击碎了。”“这个小孩的两个姐姐、一个嫂嫂躺在炕上,下体裸露,血肉模糊,乳房上有刺刀戳的痕迹。”

这些具体的材料、细部的描写,把美国侵略者的残暴揭露得很彻底,怎能不激起指战员们复仇的火焰!

从以上可以看出,材料不怕多,可以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在选用则要慎之又慎,像李庄那样:精挑细选,用那些最能打动人的材料。

二、范荣康:写述评性通讯,“以观点统帅材料”。

1982年年底,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范荣康有机会赴湖南采访。

范荣康的湖南之行,是要“了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情况”。他走访了长沙、浏阳、醴陵三县,拜访了十余户农民,同省、县、区、公社和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座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所见所闻,得益非浅,材料多多”。归来后写了一篇通讯,标题是:“湖南乡里事”。

范荣康是撰写新闻评论的行家,人民日报不少社论、评论员文章都出自他手。这次写的这篇通讯是述评性通讯,在材料运用上,他用的手法是“以观点统帅材料”。

翻看通讯,布局是这样的:

全文设有4个小插题:

1、“锅里有煮的,柜里有装的”

开文第一句话是:包了以后,农民生活究竟有多大的改善?

2、“先富帮后富”

开文第一句话是:大包干是不是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没有。

3、“不堵不塞,群众选择”

4、“怕一天等于二十年”

开文第一句话是:农民现在有什么心事没有呢?有,怕变。

在以上4个小插题中,除了第3个小插题下没有开文第一句话外,其他3个小题下的开文都是以一句话开文。然后围绕观点把相关材料自然写出,作者笔触很顺,读者读着也畅快。

范荣康回忆此稿写作时说,难得出去一次,想多看多问多记,得到的材料确实不少。照这个材料量,可以写三四篇稿子,但考虑后还是集中到一篇为好。写稿时,面对这么多的好材料确实是“挑了又挑、忍痛割爱”。

三、小结语

材料在稿件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和做法,不拘一格。

需要掌握的一个原则是,既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也不能把有说服力的好材料浪费了。要学会善于把材料用在“闪光点”上,用在为观点服务上。惟此,才能把稿子写得精粹,写得叫座!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编辑:张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北斗观察网 特此声明。